制造業大市佛山,再一次向老舊工業園區“亮劍”。
近日,佛山召開全市老舊工業園區改造升級攻堅大會,要求直面困難、一鼓作氣,集中力量向應改未改的老舊工業園區發起新一輪攻堅。
多年來,佛山一直推動包括村級工業園區在內的老舊工業園區升級改造,推動制造業轉型發展。站在規上工業總產值3萬億元新起點,佛山立志再用7年時間,完成向“工業4萬億市”的新跨越。如何順利完成這重要一躍?高質量發展是首要關鍵詞。而佛山高質量發展,首先要破解的便是產業空間的掣肘。抓住老舊工業園區升級改造,可謂抓住了破題關鍵。
(一)
以村級工業園為代表的老舊工業園區是佛山工業化早期的產物。改革開放之初,“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工業生產模式,點燃了村級工業園的造富神話、發展傳奇,并且為佛山工業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大大小小、星羅棋布的村級工業園,為工業化提供了廉價的土地、廠房和勞動力,成為解決農村人口就業、增加村集體收入的重要載體,是佛山工業化、城鎮化早期階段的重要基石,為佛山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這些老舊工業園用地效率低下、發展模式粗放、產業層次低端、創新能力不足、經濟貢獻微小、安全隱患叢生等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前些年的統計數據顯示,佛山村級工業園總面積36.7萬畝,占全市工業用地面積的一半以上,但僅創造了7.8%的工業產值、11.4%的稅收,可見產出效率之低下。由村級工業園衍生的一系列棘手問題,已成為制約佛山產業發展、城市進階和生態文明進步的突出問題。
說到底,敲敲打打、叮叮當當的老舊工業園,代表的是改革開放初期的生產力水平,已經完全不能適應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也明顯與現階段佛山發展水平、發展需求不相適應,成為了高質量發展的“絆腳石”。佛山村級工業園數量眾多且布局分散的特點,也直接造成了“工業不連片、產業不成帶、土地碎片化”的問題,既嚴重浪費了工業發展的土地資源,也嚴重制約了工業發展的功能布局。
走老路,永遠到不了新的地方。今天,一個地區生產總值跨上13000億元臺階、規上工業總產值向著4萬億元挺進的佛山,一個堅定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肩負“經濟大市挑大梁”重任的佛山,再也不能讓老舊工業園繼續野蠻生長了。推動老舊工業園區脫胎換骨、向“新”而生,向舊改要土地、要空間、要動力,是佛山必須回答而且要答好的時代課題。
完成老舊工業園區改造升級,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二)
對此,佛山有著清醒認知。
早在2007年,佛山就率先提出實施“三舊”改造,向“舊城鎮、舊村居、舊廠房”要空間。隨著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佛山更明確將老舊工業園區改造升級放在高質量發展的突出位置,順德、南海、禪城等紛紛掀起村級工業園改造的熱潮,大批村級工業園通過改造升級實現了鳳凰涅槃、升級蝶變,變身為現代產業園區或綠色生態空間。2021年,佛山向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發起總攻,采用全面改造或綜合整治方式推進改造,至今已累計完成32萬畝村改任務,新建在建產業載體建筑超3300萬平方米。
全面改造升級老舊工業園區,這是佛山因應高質量發展時代要求作出的戰略選擇,也是基于自身發展實際而謀劃的現實路徑。佛山的土地總面積不足3800平方公里,僅相當于蘇州的44%、寧波的39%,而且整體土地開發強度已高達38%,其中順德、南海逾50%,禪城更是逾80%,遠遠超過30%的國際警戒線。面對土地資源要素日益趨緊和增量土地空間嚴重不足,向大量低效的存量用地要空間,顯得尤為重要,也尤為迫切?,F階段佛山,不管是開拓創新發展空間、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還是創造優質生活空間、提升城市功能品質,老舊工業園區都是最大的載體。
實踐證明,改造升級老舊工業園區,是佛山制造業重煥新生的正確選擇。近兩年,佛山一手抓存量土地改造提升,大力推進老舊工業園區連片改造,一手抓產業空間格局重塑,高標準建設佛北戰新產業園和“雙十園區”。大刀闊斧的改造升級,有力支撐了產業煥新,成功在低效用地再開發上蹚出了新路,“工業不連片、供地不保障、產業不高端、招商不給力”問題得到有效破解。
數據為證。在土地連片開發上,佛北戰新產業園和“雙十園區”紛紛打破行政區劃邊界,變單兵作戰為聯合作戰,變行政地理為功能地理,實現了在更大范圍內充分整合土地資源,打開了發展的巨大想象空間。其中佛北戰新產業園橫跨南海、三水兩區9個鎮街,總規劃面積達518平方公里。在工業用地供應量上,從2017年的不足6000畝,增長到2022年的1.45萬畝、2023年的1.68萬畝,連續兩年創新高,蟬聯全省第一。在招商引資上,2021年至2023年佛山連跨2000億、3000億、4000億元大關,并涌現一批百億級項目,其中投資238億元的邦普項目創下近十年來單個項目最高紀錄。在產業向“新”力上,2023年佛山招引戰略性新興產業106個,簽約投資額1958億元,占第二產業近六成。在產業集聚度上,2022年、2023年,佛山重大產業項目入園數量總共超過90個,投資總額達3160多億元,占重大投資項目總額的60%左右。
可以說,通過老舊工業園區升級改造,佛山的產業空間得到了大面積釋放,產業格局得到了革命性重塑,產業發展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佛山老舊工業園區改造,改出了新空間,改出了新形態,改出了新動力。
(三)
1938年,費孝通在留英期間寫了一篇博士論文,這就是后來名動全球的社會學經典著作《江村經濟》。在書中費孝通首次提出一個中國命題:鄉村也能夠并且應該發展工業經濟。但當年費孝通始料未及的是,80年后,“江村經濟”的現代典型——村級工業園,卻成為了橫亙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一道巨大難題。
破解這道難題,唯一的辦法,就是與時俱進高質量推進老舊工業園區改造升級。
在市委書記鄭軻的講話中,佛山這次老舊工業園區改造被定義為“新一輪攻堅戰”。這個“新”,不僅體現在時間階段上,更體現在發展內涵中,是要更好地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改造的核心任務,就是向老舊工業園區要優質空間,努力蹚出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佛山老舊工業園區經過多年改造,能改的、易改的大都已經改了,剩下的都是比較難啃的“硬骨頭”。佛山大量的老舊工業園區,基本上還是沿用幾十年前的粗放生產方式,與新發展理念格格不入,與創新發展要求相去甚遠。改造的方向,就是要推動這些老舊園區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完成從風貌形態到功能品質的蝶變升級,從空間凌亂、功能紊亂、風貌雜亂的1.0版本生產功能型園區,躍升為環境友好、宜居宜創、配套能力強、能夠滿足人的多層次需要的3.0版創新生態型園區。要通過改造升級,將其打造成支撐佛山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和展示高品質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努力實現城市形態再優化、功能品質再提升、發展空間再拓展,為新質生產力發展騰空間、提效益、拓增量,全力推動佛山制造向“新”而生、向“新”而行。
近年來,現代化產業園區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以國家高新區和經開區為代表的園區經濟,貢獻了25%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15%以上的國家稅收。最強地級市蘇州,僅僅一個蘇州工業園就貢獻了近15%的地區生產總值和規上工業總產值。全國很多城市尤其是沿海主要工業城市都十分重視園區經濟的發展,在花大力氣做強國家級、省級重點園區的同時,紛紛把老舊工業園區升級改造當成促進產業提質增效、提振實體經濟和優化空間開發的重要途徑,下苦功抓實抓好。
老舊工業園區改造升級事關佛山高質量發展全局,事關“百千萬工程”實施,事關產業布局優化,事關城市品質提升,直接影響佛山規上工業總產值向4萬億的新跨越,是一場必須進行到底并且必須打贏的攻堅戰。
佛山舊改,加油!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評論員葉小青
編輯/王琦玥